星期三午後
天空飄著綿綿細雨
和國中朋友小嫻一起搭捷運到松山文創園區
原先我們已蒐集資訊
今天要去看陳澄波的光影旅行者之展
陳澄波這個名字對我來說
我依稀記得高中歷史老師在上1860年代法國的印象派畫風時
課本附件曾提及這位畫家
而這位畫家的死好像跟臺灣歷史228有些關聯
走進場館內
便看到一群稚嫩的都市小孩
站在互動螢幕前
與陳澄波的《溫陵媽祖廟》
做著趕鴨子的有趣互動
 |
陳澄波《溫陵媽祖廟》 |
停留在每一幅畫上仔細欣賞時
發現它們都有著濃濃的印象派風格
近看你會好奇在他的調色上
遠看你便看見光與影的動態感
彷彿畫中的光線
如投影機般
正灑向你的眼眸
我轉向身旁同樣在欣賞的小嫻說:「沒錯,這就是印象派,就是莫內的《日出》!」
好似自己像個偵探般
查出什麼關鍵證據
 |
莫內《印象 日出》 |
因為是互動式的展覽
空間裡迴盪著鄉村村民的熱鬧耳語
營造出穿越時空的錯覺
也讓我想起2014年上映的電影《大稻埕》
片中那幅郭雪湖繪的《南街殷賑》
主角相機喀擦之後
原本禁止的畫中人物開始動了起來
最後來談談陳澄波的生平
陳澄波出身嘉義
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
選擇升上該校研究所
1932年上海發生一二八事件
因為他身分敏感
所以返回臺灣
回臺後他仍致力於藝術上的創作
並希望將台灣各地名勝畫在畫布中
1947年228事件爆發
因陳澄波對於國語溝通較為熟悉
被派遣擔任「和平使」前往協商
不料何故
陳澄波於3月25日上午
被國民黨軍隊捆綁起來
從嘉義市警察局沿著中山路遊街至火車站前
然後未經審判被槍斃
享年52歲
當天也正是325美術節
還有更多陳澄波值得一看的作品
在此我不詳加描述
若有機會就親自去看吧!
這個展覽目前在松山文創園區展至104/2/28
免費入場
藝術不分年齡,不分領域,用眼睛看,用心體會,就是了!
文末獻給大家
「我所不斷嘗試以及極力想表現的是,自然和物體形象的存在,這是第一點。將投射於腦裡的影像,反覆推敲與重新精煉後,捕捉值得描寫的瞬間,這是第二點。第三點就是作品必須具有(Something)。」--《台灣新民報》陳澄波訪談自述,1933年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